假性近视or真性近视?开学前必看的儿童护眼指南

来源: 2025-08-11 14:57:01 次阅读

暑假过半,孩子们放飞自我热情未消
电子屏幕的“全天候陪伴”
躺在沙发上的沉浸式阅读
日日宅家,户外阳光的严重缺席...
这些双眼放纵的代价
正化作频繁的眯眼和“看不清”的抱怨
 
开学在即,孩子的视力问题
成了悬在父母心头的警报
不过,这究竟是可逆的假性近视
还是需要严肃对待的真性近视呢?
假警报,真问题
真假近视如何区分?
01
近视分为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,均表现为远视力下降,近视力好。
假性近视又叫调节性近视,是一种暂时性的视物不清。由于孩子长时间盯着近处,眼睛里的睫状肌就像绷紧的皮筋持续收缩,时间一长它暂时“抽筋”了,无法灵活放松,导致看远处时焦点落在视网膜前,视远模糊。在适当休息后就可在数周或1~2个月内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,是一种暂时、可逆的近视现象,而非眼球结构的永久改变,多发生于青少年。
真正发生器质性改变的,是真性近视。当眼轴被持续拉长,光线最终聚焦点顽固地落在视网膜前方。真性近视一旦形成,就很难通过干预实现逆转了。
 
 
误把真性当假性,可能错失最佳干预期;误把假性当真性,过度戴镜反而可能加速近视发展。
不过,无论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,都是在提醒我们孩子的视力出现了问题,需要通过检查与干预来控制发展。
开学前必做:
专业检查断真假
02
仅凭普通视力检查或电脑验光,很容易混淆真假近视。医学上,散瞳验光(睫状肌麻痹验光)才是金标准——通过特殊眼药水让长期紧绷的睫状肌彻底放松,暂时解除眼睛的自我调节能力。此时验光,若近视度数明显下降甚至归零,多为假性近视;若度数基本不变,则证实为真性近视。
另外,眼轴长度是评估近视进展的“核心指标”,通过眼轴测量,可以更早、更科学地预警近视发展趋势。
专业眼科医生会整合散瞳验光结果、眼轴数据、用眼习惯及家族遗传史,明确区分真假性,评估风险等级,最终给出个性化防控方案。
 
一次专业的视力检查,就是为孩子拨开迷雾。而科学的防控,就是为孩子筑起视力防护墙。
开学前必看:
科学防控攻略请收好!
03
守护孩子的明亮双眸,可以采取多管齐下的科学防控策略。
1
养成用眼习惯
· 读书写字时胸口离桌一拳(6~7cm),眼睛离书本一尺(33cm),握笔指尖离笔尖一寸(3cm)。
· 遵循“20-20-20”法则,每近距离用眼20分钟,抬头看20英尺(约6米)外物体至少20秒,让紧张的睫状肌放松。
· 打造理想用眼环境,保证充足、均匀的照明,避免在晃动的车厢或昏暗光线下阅读。屏幕亮度与环境光协调,减少眩光刺激。
· 控制电子屏幕的使用时间。
 
2
利用户外阳光
自然光的强度远超室内照明,能刺激视网膜释放多巴胺,有效抑制眼轴过快增长。
日均应保证2小时以上的有效户外活动时间。开学后利用课间、上下学路途、放学后时间碎片化积累,比如距离较近时可以考虑步行或骑行上下学,课间走出教室远眺,周末安排公园游玩、球类运动等,目光在远近景物间自然切换,也是对眼睛调节能力的锻炼。

3
屈光档案建立
孩子的视力发育就像一棵小树苗,需要科学培育和精心呵护。与其等近视了手忙脚乱,不如现在就筑起防护!
为孩子建立一份科学的、动态的眼睛“成长日记”——儿童屈光发育档案,动态追踪屈光发育的各项关键指标,多维评估眼睛发育状态,精准防控,制定最合适的视力保护方案。
了解更多档案细节,指路《眼睛也有“成长日记”?这份档案越早办越好》


 
4
专业光学干预
框架眼镜:最普遍方式。务必医学验光,精准配镜。度数不准、瞳距误差大的眼镜会加重眼睛负担。
角膜塑形镜(OK镜):通过流体力学重新塑形角膜上皮形态,夜间佩戴能够有效地形成近视离焦,白天无需戴镜也可拥有良好的裸眼视力。
离焦镜片:采用不同光学设计使光线在视网膜成像形成近视离焦,干预并抑制眼轴增长趋势,使近视度数趋于稳定,但需要全天用眼时佩戴。比较知名的品牌有星趣控、新乐学等。

新闻速递:警惕假冒伪劣镜片!
近期,警方成功捣毁一大型制售假冒知名近视防控镜片的窝点,涉案金额巨大。这些假货以远低于市场价吸引家长,包装和防伪标识被高度仿冒,甚至能伪造NFC芯片信息通过某些扫码验证。
假镜片的微透镜设计粗糙不规范,近视防控效果远低于正品,长期佩戴不仅无法有效控制近视,还可能因光学设计缺陷加速视力恶化,严重耽误孩子的视力矫正黄金期!
提醒:所有的光学矫正,都一定要前往专业医疗机构,经眼科医生或验光师严格评估适配条件后完成验配!
在仁树眼耳鼻喉,我们汇聚资深眼科专家与专业视光师团队,以精准的检查评估为基础,为孩子建立个性化屈光发育档案,提供科学严谨的视力矫正方案,并通过长期系统的随访追踪,为孩子铺就明眸成长之路。
新学期将至,
把握视力防控的关键期。
仁树用科学和专业,
守护孩子眼中的星辰大海!

专家团队

点击预约 官方微信
来院分布 TOP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