睡梦中的“休止符”:鼻息肉如何成为致命元凶?

来源: 2025-05-23 14:40:01 次阅读

2025年5月,以一首《北斗星的愛》打动无数歌迷的创作人,因鼻息肉肥大导致睡眠呼吸骤停猝然离世,生命休止于44岁。
令人痛心的是,这个夺命元凶早在数月前就已露出端倪——鼻腔内的息肉不断生长,鼻子堵得厉害,呼吸愈发困难。据知情人士透露:“他本打算五一后手术,却再没等到这天。”

小小鼻息肉,何以成了致命元凶呢?
小息肉,大隐患
致命的“呼吸道杀手”
01
鼻息肉并非简单的鼻腔赘生物,而是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形成的异常水肿组织。初期如米粒般微小,却可能悄无声息变大,引发灾难性后果。
分泌物泛滥
息肉阻塞鼻窦,阻碍正常分泌物排出,其本身还会不断产生分泌物,导致患者遭受鼻涕倒流的困扰。
呼吸通道侵占
作为鼻腔里的多余组织,息肉会挤占原本用于通气的空间,呼吸道变得狭窄。这种物理性阻塞会使患者被迫张口呼吸,同时导致或加重鼾症,甚至发展成睡眠呼吸暂停。
 
嗅觉失灵
当息肉恰好生长在嗅觉敏感区时,就像在嗅觉神经上盖了层厚棉被,轻则导致嗅觉迟钝,重则完全丧失。
引起头痛
持续堵塞的鼻窦将导致炎症加重,引起头痛,严重时波及眼眶会导致视力受损,若侵入颅内更可能引发致命感染。
 
开头说到的悲剧正是鼻息肉引发上呼吸道阻塞的极端案例。当鼻腔防线失守,危机将向咽喉深处蔓延,引发更凶险的“空间争夺战”。
鼾症:
一场呼吸道的三维塌陷
02
打鼾并非睡眠香甜的标志,鼾症本质上是上呼吸道三个解剖平面——鼻腔、口咽、喉咽的空间告急,为呼吸暂停埋下隐患。


 
#1鼻腔及鼻咽平面
部位:鼻腔、鼻中隔、鼻甲、鼻咽部。
常见问题:
· 鼻中隔偏曲、鼻甲肥大、鼻息肉或鼻腔肿瘤导致气流受阻。
· 鼻咽部狭窄(如腺样体肥大),常见于儿童或青少年。
影响:鼻腔阻塞迫使患者张口呼吸,增加咽喉部塌陷风险,加重鼾症。
治疗方案:如因鼻中隔偏曲等鼻腔结构问题引起的鼾症,可以通过手术治疗,如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。若因炎症引起的鼻腔问题,可通过药物保守治疗,或视堵塞情况看是否需要手术,在炎症问题解决后,可再结合正压通气(呼吸机)治疗鼾症问题。
 


#2 软腭-扁桃体平面
部位:软腭、悬雍垂、扁桃体及口咽侧壁。
常见问题:
· 软腭松弛或过长、悬雍垂肥大,导致睡眠时软组织振动(即鼾声)或塌陷。
· 扁桃体肥大,占据口咽空间,造成狭窄。
影响:口咽部是鼾症最常见的阻塞平面,睡眠肌肉松弛,鼾声明显,发生呼吸暂停的风险激增。
治疗方案:悬雍垂腭咽成形术(UPPP)、扁桃体切除术或持续正压通气(呼吸机)治疗。
 


#3 舌及舌根平面
部位:舌、舌根、下颌骨。
常见问题:
· 舌体肥大、舌根后坠(常见于肥胖或小下颌患者)。
· 下颌后缩或颌面畸形导致喉咽腔狭窄。
影响:仰卧位时舌根后坠,易堵塞气道,引发严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。
治疗方案:口腔矫治器、舌根手术或持续正压通气(呼吸机)治疗。
注意:以上治疗方案均需通过专科医生的专业评估而定,每个人的问题都不一样哦~
生命不能重启
别让忽视成为遗恨
03
据《柳叶刀-呼吸医学》发布的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全球经济负担”报告显示:
鼾症已影响到全球超10亿人的健康。在30岁~69岁成人中,全球该病的轻度到中度患者约9.36亿,中度重度患者4.25亿
我国OSA患病人数居全球首位,达1.76亿
 
而对于鼾症最忌讳的就是不重视!
很多人认为打鼾是无伤大雅的小问题,实际上鼾症是许多疾病的源头,它与多种慢性疾病密切相关,如高血压、糖尿病和冠心病等。呼吸暂停导致的夜间低氧血症会加重心血管系统负担,长期可诱发或加重这些慢性疾病,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。
这位创作人的离世并非孤例,因长时间打鼾导致睡觉中意外离世的事件时有发生。关于鼾症与各种关联疾病的互相影响,指路《“无害”的鼾声,是百病之源!》
注意!这些症状是身体在求救!
持续性鼻塞超3个月,夜间张口呼吸频率激增;
睡眠中呼吸暂停超10秒,鼾声断断续续;
晨起头痛欲裂,白天昏沉睡不醒;
嗅觉减退,长期依赖嘴呼吸。
若出现以上任一症状,请立即前往正规医疗机构耳鼻喉科就医!早发现,早治疗,才是对待鼾症最正确的应对。
健康从不是可以抽空处理的小事
每一次睡梦中骤停的鼾声
都是生命倒计时的读秒
别让鼻腔里一粒微小的息肉
化作人生乐章里永恒的休止符
*参考来源:
[1] 南方日报微博
[2] 新华网《打鼾非小事,很多病与它相关》
*图片来源:包图网、站酷
* 本文仅为科普,不作为诊疗依据,个人情况请遵医嘱

专家团队

点击预约 官方微信
来院分布 TOP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