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末秋初,清風送爽,也帶來晝夜溫差
一早一晚涼意明顯,午間卻仍殘留夏日餘溫
打噴嚏、流鼻涕成了許多人的日常狀態
很多人的第一反應:
“哎呀,又感冒了!”
但這些看似普通的感冒症狀
可能正因習以為常而演化升級
也可能從一開始,就是一場危險的誤判...
小感冒不上心
大麻煩找上門
01
感冒,這個我們再熟悉不過的老夥計,大多由病毒引起。正常情況下,我們的鼻竇通過細小通道與鼻腔相連,保持通風和分泌物流通順暢。
當感冒病毒入侵,鼻腔黏膜就會啟動防禦機制:充血、水腫,出現炎症。如果及時處理,通常一周左右就能康復。
但如果總想著“扛一扛就過去了”,鼻腔黏膜持續腫脹,就可能把鼻竇的開口堵住——就像房間門窗被堵,空氣不流通,細菌開始瘋狂滋生。原本只是病毒性感冒,可能因此合併細菌感染,發展成
急性鼻竇炎。
怎麼判斷感冒正在向鼻竇炎轉變?
當你發現感冒持續一周也不見好轉,反而出現了新情況:面部有脹痛感、彎腰時頭痛加重、流黃膿鼻涕、嗅覺明顯下降。
這很可能是鼻竇炎的預警。到了這一步,就不能再簡單地當作普通感冒來處理了。
是感冒,還是
鼻子“敏敏”了?
02
夏秋交替之時,不僅是感冒的頻發期,也別忘了另一位老朋友——
過敏性鼻炎。空氣中飄散的花粉、塵蟎、蒿草等過敏原增多,導致許多人出現鼻癢、打噴嚏、流清涕等症狀。
這些症狀與普通感冒極為相似,導致不少人誤判誤治。
教您辨別:過敏性鼻炎VS普通感冒
如果您錯誤地將過敏性鼻炎當作感冒來治療,自行購買感冒藥服用,
實際對過敏性鼻炎並無根本治療效果,延誤治療。
過敏性鼻炎患者本身的鼻腔黏膜就處於炎症狀態,防禦能力下降,更容易繼發感染。若未能得到正確治療,炎症可能擴散至鼻竇,導致
急性鼻竇炎的發生。
急性鼻竇炎
絕非“大號感冒”
03
很多人以為鼻竇炎不過是嚴重些的感冒,只是局部的小炎症——這種誤解往往會延誤治療,帶來更多健康困擾。
持續不適影響生活
劇烈頭痛、面部脹痛、持續的鼻塞和膿涕,影響睡眠品質、工作效率和日常生活。
炎症擴散風險
鼻竇與眼眶、顱腦毗鄰,炎症可能向周圍組織擴散,引起眼眶蜂窩織炎、視神經炎甚至顱內感染等嚴重併發症。
轉為慢性困擾
急性鼻竇炎若未徹底治癒,可能轉為慢性鼻竇炎,導致長期鼻塞、流涕、頭痛、嗅覺減退等問題,治療更加困難。
引發下游疾病
鼻竇炎產生的膿性分泌物向下流注,可能誘發咽炎、喉炎、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。
夏秋之交,是大自然贈予的美妙時節
不要因為鼻部問題而錯過好時光
無論是感冒還是過敏性鼻炎
預防發展的關鍵都在於“早”
早識別、早診斷、早治療
有效規避問題升級蔓延
享受舒適健康的季節變換